出版日與出版社:2012/11/08,立村文化
裡頭收入了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的西方經典短篇推裡,
雖然經過幾百年了,但還是非常有趣阿,很多意外的發展WWWW
不過立村文化不是從原文翻譯成中文,而是拿日文版翻譯成中文,
這樣真的沒關係嗎???有時候會翻的語句不通順耶,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原因
《醫生和他的妻子與時鐘》 作者:安娜‧凱(卡)瑟琳‧格林(Anna Katharine Green)1846~1935
被稱為美國推理小說之母,1878年首次發表長篇處女作《利華渥斯事件》(The Leavenworth Case)或稱《雙姝謎情》之後一躍成名。
為推理文學史上第一位長篇推理小說女作家。
這篇短篇與《利華渥斯事件》同屬于亞貝尼沙‧葛萊斯(Ebenezer Gryce)探案
葛萊斯是警察,他不是偵探,雖然故事是角以他為主,
但故事發展的氛圍也不是圍繞著他,而是所有角色所營照出來的氣氛
人物感情寫得很細膩,這樣的故事果然是女作家會寫出來的,雖然是謀殺案,但令人不得不同情兇手的遭遇.......
《安全火柴》作者:安東‧契訶夫(Anton Chekhov)1860~1904
俄國知名劇作家、小說家、醫生。擅用詼諧諷刺的手法,描寫俄羅斯社會面臨世紀轉折之際,不幸人們的生活百態,
以海鷗(The Seagull,1897)、三姊妹(Three Sisters,1901)、櫻桃園(The Cherry Orchard,1904)奠定了世界級地位。
會與推理小說結緣,就是太愛法國文學了,由其是加伯梨奧的推理小說更是著迷,本篇即為契訶夫受此影響所創作的推理短篇
開頭剛開始,是非常正常的推理小說,一位老警探帶著一位超級熱血的菜鳥警探一起辦案,
通常發展是菜鳥警探推裡錯誤然後被資深的警探推翻,狠狠的教育一番。
這篇並不是,看到結局會捧腹大笑
《十三號牢房的問題》(The Problem of Cell 13,1905) 作者:傑克‧福翠爾(Jacques Futrelle)1875~1912
這篇非常的有名,為詭計短篇的代表作。作者名子雖然像法國人不過他是美國人,
他另外有名的一點,他是鐵達尼號的遇難者。
推理短篇約有四十餘篇,還有結合推理與科幻的傑作《鑽石大師》(The Diamond Master,1909)
作品的主角為有思考機器的稱號凡‧道森(Augustu S.F. Van Dusen)教授擔綱,
他有重度近視,身材矮小,看起來身型單薄,但卻有一大堆看起來頗偉大的稱號加註在他身上,
為了跟朋友打賭,他自願住進監獄裡,在一定的時間之內,要想盡各種辦法逃出來。
這個神經病真的逃出來了WWWWW,頭腦真的好到爆炸
《陷害》 作者:威爾基‧科林斯(Wilkie Collins)1824~1889
作者是英國文豪,英國推理小說之父,與超級有名的狄更斯是好朋友。
著作頗豐,尤其是兩大長篇《白衣之女》與《月光石》,被譽為橫跨愛倫坡與柯南道爾,推理小說史上具代表的不朽名作。
這篇原本是收入在他的短篇集《紅心女王》(The Queen of Hearts,1859),
作者擅長用書信的寫法來帶出故事,風格相當的諷刺,三人間書信的一來一往可以看出他們的個性,
相當的生動
《健忘症聯盟》 作者:羅伯特‧巴爾(Robert Barr)1850~1912
英國作家,還有用另一個筆名路克‧夏普(Luke Sharp)發表《來自死亡的國度》(From Whose Bourne,1893),
故事以幽靈偵探及複數偵探鬥智為主要情節主軸,這兩項首創原素,對後世推裡影響甚大。
這篇故事被江戶川亂步喻為『充滿其妙的滋味』,主角為超級自負的法國人尤金‧瓦爾蒙(Eugene Valmont)來擔綱,
這個角色也影響到克莉絲蒂讓她創造出了白羅。
為什麼被說充滿其妙的滋味咧,因為瓦爾蒙太自負了,本來到手的結案就這樣眼睜睜的失敗,
真是令人捧腹大笑
《都柏林事件》 作者:奧西茲女男爵(Baroness Orczy)1865~1947
作者是英國頗負盛名的女作家,住有取自法國革命的The Scarlet Pimpernel系列。
本篇是期推裡短篇集《角落裡的老人》當中的代表作,有就是安樂椅的典型故事。
推裡的主角只要根據他手邊的資料就可以推裡了,不要在那邊跑上跑下,
雖然覺得這樣的主角很厲害,但在現實中這樣的推裡絕對後造成重大誤差的,
不過這位怪老伯沒有名子,還喜歡玩繩子
《雷登館竊案》 作者:亞瑟‧莫里森(Arthur Morrison)1863~1945
與柯南‧道爾同為當時最為活躍的推理小說家,他的作品自然流露出英國作家的幽默特色,
代表作有以馬丁‧休威特(Martin Hewitt)為主人翁的短篇集Martin Hewitt:Investigator,
以及長篇作品《綠寶石》等。
這篇沒什麼特別的,很典型的偵探推理故事,有點那麼瞎,有點那麼扯,
但也不是不可能